1. 主页 > 币圈新闻 > 新闻

美国稳定币立法进入冲刺期 8月前能通过吗?

特朗普政府显然对国会的惯常操作心知肚明,因此敦促众议院议员直接通过参议院版本的《GENIUS 法案》。

《GENIUS法案》仅侧重于稳定币监管框架构建,而《清晰法案》着眼更广泛的市场结构改革。公开信息显示,自《GENIUS法案》进入众议院流程,议员们一直对推进该法案的最佳路径存在明显分歧,争论应将其作为独立法案推进,还是与《清晰法案》合并后重新提交参议院修订。还有议员提出,应将前述三个法案整合成一部加密货币立法方案,以确保全面改革。然而,这些整合策略可能会引发更多争议,导致法案延期,甚至超过预定的时间表。

例如,6月24日,美国众议院多数党党鞭汤姆·埃默(Tom Emmer)对媒体表示,《GENIUS法案》有望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但前提是该法案必须与更广泛的加密货币监管、涉及市场结构改革的众议院法案——《清晰法案》同步推进。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史蒂夫·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也表态支持两法案合并,称这一做法符合行业诉求。

据媒体披露,众议院的路径争议代表两类行业诉求:第一类是“捆绑派”:以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等行业巨头为代表,主张合并立法。该阵营认为,捆绑推进是2025年完成市场结构改革的唯一可行路径。第二类是“分步走派”:以去中心化金融(DeFi)社区为主导力量,主张优先通过《GENIUS法案》取得阶段性胜利。该阵营强调,快速通过《GENIUS法案》本身就是重大进步,可为后续改革奠定基础。

随着7月14日临近,行业利益相关者、团体以及国会办公室已准备好迎接激烈的辩论。孙远钊认为,这些争议背后有复杂的利益博弈,即便从特朗普家族加密货币生意的角度,他也不希望将《清晰法案》尽快生效,因为合规会影响收益。如果仅是推动《GENIUS法案》单独生效,预计8月前通过可能性较大;但如果本次《GENIUS法案》需要捆绑1-2个法案一并生效,要通过就会非常困难,因为涉及基本的认知差异。

在《大而美法案》冲刺过程中,特朗普政府多次显示出其铁腕手段,推动该法案最终在参众两院均以微弱多数通过。

在孙远钊看来,特朗普已经在《大而美法案》的施压过程中“用尽了”政治资源,若再对稳定币立法中采用同样的办法,“已经没有太多余额了”。

如果无法在8月前闯关成功,“加密货币周”也可能延宕成一场旷日持久的立法之争,围绕监管、问责以及联邦政府未来在数字货币监管中的作用展开。一些国会议员已经将心理底线设在了今年底。

怀俄明州共和党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Cynthia Lummis)是参议院《GENUIS法案》的共同提案人和推动者,被称为“加密货币女王”。6月26日,卢米斯公开表示:“国会必须在年底前推出稳定币和市场结构法案。”有分析认为,卢米斯设定 12 月 31日为最后期限,很可能是因为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中,民主党有可能赢回众议院或参议院,从而阻止特朗普随后两年对加密货币行业的支持。

市场博弈:巩固还是冲击美元地位?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稳定币将巩固美元“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但这一观点近几个月来逐渐面临更多的质疑。

贝森特在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如果有立法支持,预计到 2028年美元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我认为2万亿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数字,而且我预计它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贝森特指出。

贝森特提出的数字符合一些主流金融机构的分析。比如,4月15日,总部位于伦敦的渣打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若美国为加密货币提供监管框架的立法通过,未来三年内稳定币市场的规模可能会激增约10倍,达到 2 万亿美元。

如果预测准确,这意味着美元稳定币可能带来上万亿美元的美债购买力。据美联储数据,截至2025年4月末,美元流通中的现金(M0)规模为5.8万亿美元。美联储此前估计,约60%的美元在美国境外流通。照此计算,目前流通在美国境外的美元现金规模为3.48万亿美元。

但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大通对稳定币的前景没有那么乐观。5月21日,摩根大通分析师尼古拉斯·帕尼吉尔佐格鲁(Nikolaos Panigirtzoglou)等人在发给当地媒体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美国正在加强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但预测稳定币的总供应量在未来一两年内可能从目前的约2400亿美元增长两倍或四倍(接近万亿美元)还是“过于乐观”。

上述分析师认为,由于《GENIUS法案》等相关法案均明令禁止受监管稳定币支付收益或利息,并将其定义为类似于传统货币的“支付型稳定币”,这将削弱稳定币相比于货币市场基金等传统生息工具的竞争力,从而阻碍稳定币的增长。

货币市场基金是投资于短期货币有价证券的金融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银行承兑汇票、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等。2024年,货币市场基金在美国吸引了9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如果允许稳定币支付利息,它本可以借助货币市场基金模式实现更快的扩张。

前述摩根大通的报告称,无息稳定币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它们在支付系统中的应用;第二,更广泛的加密生态系统的扩张。加密货币在现实世界应用中的使用率越高,或者在DeFi、非同质化通证(NFT)等应用领域的活跃度越高,市值就越高,稳定币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

一位不愿具名的加密货币分析师对《财经》指出,目前各方最担忧的是如何找到稳定币在“币圈”生态之外的应用场景,“在支付场景上鼓励用户使用稳定币,这并不容易”。

消费者保护措施不足是各方质疑的要点之一。比如,鉴于区块链交易不可逆,稳定币发行方将如何为欺诈性交易退款是个难题。

据媒体报道,7月3日,摩根大通的前述团队再次发布新报告称,到 2028 年,稳定币的增长将仅达到 5000 亿美元,因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稳定币将被主流采用。目前,仅6%的稳定币需求来自真实支付场景,规模约150亿美元。

摩根大通估计,目前约88%的稳定币需求来自加密货币圈内活动,包括交易、DeFi抵押品以及加密公司持有的闲置资金。前述报告称,即使在乐观的假设下,稳定币在支付领域的增长也只会略微增加整体市场规模。此外,稳定币取代传统货币用于日常用途的想法仍然不太现实。

据《GENIUS法案》,稳定币需要与美元挂钩,一些金融机构认为,这能提振美债的吸引力,有利于改善美国目前巨额预算赤字状况,但真能如特朗普所说,巩固美元“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吗?

德意志银行此前发给《财经》的研究报告认为,《GENIUS法案》强化了美元的主导地位,规定所有稳定币必须1∶1锚定优质低风险流动资产(93天内到期的美国国债、美元现钞),且发行方需每月定期披露货币储备。法案将Tether公司等行业已广泛采纳的标准法典化,既支撑美债短期市场又能促进美元的全球流动

贝森特近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该法案可能有助于降低联邦借款利率,并为美国经济提供结构性支持。由于稳定币必须以1:1的比例由政府支持的资产支撑,这将稳定市场预期,从而提高稳定币对投资者的可靠度。

但7月3日,欧洲头部资管公司东方汇理(Amundi)首席投资官文森特·莫蒂埃(Vincent Mortier)指出,该法案可能导致美元走弱。莫蒂埃表示,法案创造了一种美元的替代品,尽管该法案可能提升美国国债需求,但也释放出“美元不如预期坚挺”的信号。因为如果一个国家正在推广稳定币,可能会被认为是在传递本国货币没有那么强势的信息。

此外,稳定币发行者似乎比传统银行更脆弱。

多个案例显示,如果稳定币与美元脱锚,即币值不再达到1美元,很快就会引发挤兑。摩根大通6月12日发布的一份公开报告显示,2016年至2022年间,已有超过20种稳定币倒闭。2019至2023年期间,全球主要稳定币多次出现脱锚的情况。2025年4月,当时全球第三大稳定币FDUSD因被指控资不抵债,一度与美元脱锚数日,币值暴跌至0.87美元低位,迫使发行方紧急赎回10亿美元FDUSD。

更严重的问题是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曾在拜登政府时期担任SEC加密货币问题顾问的科里·弗雷尔(Corey Frayer)近日则表示,如果稳定币大幅扩张,或者银行发行自己的稳定币,那么一旦发生挤兑,也即稳定币的持有者试图将其兑换成实际现金,很可能也会引发银行挤兑。弗雷尔说:“稳定币法案创建了从极不稳定的加密生态系统,到传统金融部门的传导渠道,这是非常危险的。”

多方消息作用之下,金融市场情绪已经有所冷静。

伴随《GENIUS法案》获得重要推进等利好消息提振,全球市值第二的稳定币USDC发行商Circle(CRCL.US)自6月15日上市以来,股价已飙升逾500%。 Circle是稳定币合规运营的代表企业,其盈利模式主要是“吃利息”。但7月8日开始,该股连续两天下跌,瑞穗分析师给予该股“表现不佳”评级和85美元的目标价(意味着该股可能从当前超过200美元的价格下跌约 60%),理由是竞争加剧和即将降息导致的风险越来越大。此前,摩根大通和高盛的分析师已分别将 Circle 的目标价定为 80 美元和 83 美元。

本文由币圈网发布,不代表币圈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rcns.cn/news/0c79vrg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