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币圈新闻 > 新闻

为什么说AI Agent叙事仍一片坦途?

3)#ai16z和#Virtual两大AI Agent阵营经过这一波动荡都暴露出了自身问题,包括,ai16z在资源面整合上存在的混乱,Virtual闭源生态发展后劲存在的不确定性等等。经此大波动之后,能够从Fomo状态中抽离归于冷静,也是好事一桩。任何一方势力被过度神话,都不利于后续更大势能的爆发。

毕竟,ai16z作为大商业IP本来就是精神图腾一样的角色,开源创新和社区活力才代表ai16z的真正未来,无论是市场Fud@shawmakesmagic的人品修为怎样,只要背后的开发者群体依然围着ElizaOS框架转,ai16z的未来就不可估量;

Virtual的闭源生态弊端就在于其Tokenomics的正/负螺旋特性,这在行情上升期和回调期表现都很突出,但这背后是其炒作属性大于应用价值的外显,我更加关心,Virtual闭源模式如何打造更多的@aixbt_agent这类体验级别较高的单体AI应用出来。

4)AI Agent过去三个月就从AI MEME、AI 单体应用、AI 框架和标准、AI 链化工程、AI元宇宙、DeFai等方向仓促走了一轮。这种演进速度其实很危险,就以框架和标准为例,无论再说得天花乱坠都改变不了“画饼”之嫌。现在赛道还处于用单体AI 改变用户Mindshare的阶段,没有应用市场的丰腴,只是内卷框架和标准,毫无意义。

归根结底在于市场对AI Agent新方向价值评估体系的错乱,很多人人为框架标准、元宇宙等看似越虚无缥缈的方向越能被估价更高,其实不然。

AI Agent赛道的发展根基就是“应用前置”,任何概念和方向若不能建立在应用基础上都无济于事,若仓促炒作完一轮之后发现成了一地鸡毛,那毫无疑问,单体AI应用才是下一阶段比拼的焦点,多模态交互、AI元宇宙、DeFai都可以炒,但请先把Agent拿出来遛遛。

5)AI Agent整体“链化”的趋势还会存在,但到了阶段性工程交付的时候了。当前ElizaOS框架仅在Memory、Character等方向有一些实用性初级解决方案,要纳入链化的去中心化思想要攻克的难点会很多。

比如,DA能力,传统layer2通过链下zk Proof证明和链上分布式验证,实现了有限DA扩展,而LLMs大模型的动态Prompt输入和输出如何ZK化,又如何在长周期后检验数据可用性都是一个大工程;又比如,Oracle能力,看似简单的给AI Agent喂送实施的链上+链下数据,但实时性和计算开销如何平衡,链上数据的复杂性和链下数据的可信等等都是大挑战。

所以,我依然坚定认为“链化”会是AI Agent接下来演进的主旋律,但如何能交付出一些切实有价值的可拓展、可验证解决方案才是关键。单纯只是把老链的叙事应用到AI Agent上,不能说不行,但需要细化的工程实现细则还有很多。

以上。

虽然大概率,AI Agent方向接下来还会以“混乱”为主,但AI Agent是用来救赎老叙事的新方向,这意味着市场会极度挑剔和苛刻审视它的一切演化态势。

像一些试图把VC币高FDV搬进AI Agent领域,像AICC这种充斥精英掠夺主义之辈,像一些包藏祸心只是把web3当成融资渠道的一些李逵党。奉劝一句,AI Agent终归是草根力量的逆袭之路,成也社区,败也社区,不能把社区群众利益捆绑共建的项目都走不远。

本文由币圈网发布,不代表币圈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rcns.cn/news/3cj1f1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