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币圈新闻 > 新闻

Bonding Curve:币安“拿捏”散户心理动量

图片说明:选择 Bonding Curve 原因,图片来源:@BinanceWallet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前文提到,PumpFun 版 Bonding Curve 依赖于足够多的内盘数量,才能诞生超级单品,Alpha 活动区上币事件还是太少,就算把全币圈的项目方都拉过去也不够。

但是,币安 Alpha 会承担项目方的初始价格发现作用,参考 $JELLYJELLY 中币安联合 OKX 狙击 Hyperliquid,我个人感觉,CEX 会联合起来针对 Hyperliquid,首当其冲的就是币安。

抢夺流动性的绝招就是发现价格,散户都希望买到最低的成本,卖出最高的收益,币安如果直接拉升上币效应,必然要付出更高的代价,但是以帮助散户发现最早期的价格为名,流动性自然会来。

然后,等待极端黑天鹅事件,一举戳爆 Hyperliquid,就像 Bybit 被盗伤筋动骨,CZ/ 币安被罚 42 亿无所谓,就像 Hyperliquid 极致透明被反撸,币安随后下场戳一戳,就像 FTX 被轻易推倒,CZ 出来还是大表哥。

结语

体量是币安最大的优势,灵活是 Hyperliquid 进攻手段,以拖待变,打消耗战才是合理选择,币安选择价格信号,Hyperliquid 走向上币效应,流动性是二者争霸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只是可怜 Alpha 用户,牛儿牛儿为谁忙,糖这么甜,怎么种它的人活的这么苦。

本文由币圈网发布,不代表币圈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rcns.cn/news/dpd6h7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