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币圈新闻 > 新闻

美国财政(关税、赤字)与货币政策的深刻分歧与博弈

1.2 支出结构:强制性支出的挑战

政府支出主要由强制性项目主导,包括社会保障(约1.2万亿美元)、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约1.4万亿美元)以及净利息支出(约7500亿美元)。这些项目占2025财年预计5.3万亿美元支出的绝大部分,政治上难以削减。例如,社会保障支出自1970年以来增长速度是GDP的3倍,远超经济整体增长。

利息支出是另一大压力点。随着联邦债务激增(2025财年预计达33万亿美元,占GDP约120%),高利率环境推高了债务成本。2025财年净利息支出预计占总支出的14%,接近历史高位。降低利息支出的唯一途径是采取“财政主导”策略,即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实施负实际利率和金融抑制政策,但这将推高通胀和资产价格,带来显著风险。

1.3 赤字趋势:短期改善,长期隐忧

尽管6月实现盈余,2025财年累计赤字已达1.3万亿美元,预计全年赤字为1.88万亿美元,较2024财年的1.2万亿恶化。赤字占GDP的比例从2024年的4.8%升至2025年的6.5%,远高于2007年的1%,为非危机时期的历史高位。2026财年赤字预计降至1.6万亿美元,显示可能趋于稳定,但仍需更多数据确认。

长期看,赤字增长由支出增速远超收入驱动。自1950年以来,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稳定在15-17%,而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从15%增至2025年的25%以上。债务增长尤为惊人:自2007年以来,联邦债务增长300%,而GDP和税收收入仅增长100%。每新增一美元债务仅带来33美分的经济回报,凸显财政效率低下。

二、关税与贸易战:全球经济的新变量

2025年,关税政策成为美国经济战略的核心,旨在平衡贸易逆差、增加财政收入并保护国内产业。然而,关税的快速 escalation 引发全球反制和市场波动。

2.1 最新关税动态

  • 对加拿大:威胁对非《美墨加协定》商品征收35%关税。加拿大推迟报复,希望通过谈判达成新贸易协议。

  • 对欧盟和墨西哥:8月1日起对欧盟和墨西哥商品征收30%关税,欧盟已威胁反制。

  • 铜关税:对铜征收50%关税,推高铜价17-18%,目前涨幅稳定在11.8%。铜作为工业“铜博士”,其价格波动反映全球经济预期。

  • 对巴西:加强对巴西的关税政策,尽管美国对巴西存在贸易顺差(2024年顺差约150亿美元)。这一举措被认为具有政治动机,可能损害双边关系。

2.2 关税的经济影响

关税收入的激增为财政提供了新动力。2025财年预计关税收入达3000亿美元,相当于低收入群体(底部75%)的个人所得税总额。政府承诺通过关税收入降低或取消大部分人的所得税。理论上,关税主要针对进口成本,而非零售价。例如,一部1000美元的iPhone,进口成本约500美元,50%关税仅增加250美元成本。普通收入者(如年收入4万美元)需消费6万美元的关税商品才会因关税支付超过所得税,表明对大多数人而言,关税政策可能带来净收益。

然而,关税的通胀效应不容忽视。美联储官员(如Goolsbee)警告,关税上行可能推高物价,需观察数月通胀数据(如PCE)后才考虑降息。2025年6月,核心PCE通胀率为2.6%,略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关税进一步推高输入性通胀的风险。

2.3 全球反应的连锁效应

欧盟、巴西等国的反制关税可能引发全球贸易战,扰乱供应链。铜价上涨已影响制造业成本,2025年全球铜需求预计增长3.2%(国际铜研究组织数据),而关税可能加剧供应紧张。贸易战还可能削弱美国出口竞争力,2024年美国商品出口总额为2.5万亿美元,占GDP的10%,任何报复性措施都可能冲击相关行业。

三、企业利润与工资差距:税收政策的不公

自1971年金本位结束以来,企业利润增长5878%,而平均小时工资仅增长821%。全球化导致高薪工作外包,低成本国家获益,企业利润激增,而美国工人薪资增长滞后。2025年,企业所得税下降6.6%,而个人所得税上升6%,加剧了税收负担的不平等。

例如,2025财年,个人所得税占收入的78%,企业所得税仅占14%。这一差距与企业利润的爆炸式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标普500企业2024年平均利润率达12.5%,创20年新高,而美国工人实际工资增长(扣除通胀)仅为1.2%。关税政策通过提高进口成本保护国内产业,可能间接支持工资增长,但税收结构的调整更为迫切。

四、货币政策与鲍威尔辞职传闻

4.1 鲍威尔辞职传闻的来龙去脉

近期,联邦住房部门负责人(疑似Py)发布推文称“听说鲍威尔将辞职”,但未提供可靠来源。后续他引用报道其推文的媒体作为“证据”,形成循环引用。尽管缺乏确凿证据,这一传闻被视为对鲍威尔的施压,反映政府与美联储的政策分歧。政府倾向于宽松货币政策以支持财政扩张,而美联储强调抗击通胀,保持谨慎。

4.2 美联储的政策困境

美联储面临双重压力:关税引发的通胀风险和高企的联邦债务。2025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75-5%,市场预期2025年底前降息的可能性为40%(CME FedWatch工具)。Goolsbee表示,需更多通胀数据确认趋势,显示美联储的观望态度。

4.3 国债市场动态

CBOT数据显示,市场对国债收益率上升的预期增强:

  • 五年期国债期货:净空头增加39,785份,总净空头251.6万份。

  • 十年期国债期货:净空头增加56,000份,总净空头84万份。

  • 两年期国债期货:净空头增加14,000份,幅度较小。

这些数据表明,市场押注收益率曲线陡化,长期利率(尤其是十年期)上升更快。这与“财政主导”策略(如降息、发行短期债务)一致,可能推高通胀和债务成本。2025年6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达4.2%,较2024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

五、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5.1 财政改革的必要性

要将赤字占GDP比例降至2-3%的可持续水平,需从收入和支出两端入手:

  • 收入端:改革税收结构,增加企业所得税比重,减轻个人税收负担。例如,恢复企业最低税率至25%(当前为21%),可增加约2000亿美元收入。

  • 支出端:优化强制性支出效率,如通过医疗保险改革控制成本增长。2024年,医疗保险支出占GDP的5.8%,预计2030年升至7%。

5.2 关税政策的平衡

关税收入的增长为财政提供了缓冲,但需避免过度依赖。建议:

  • 制定透明的关税豁免机制,降低对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品成本。

  • 与贸易伙伴谈判,减少报复性关税,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5.3 货币政策的协调

美联储需在抗通胀与支持经济增长间找到平衡。建议:

  • 保持数据驱动的政策,避免过早降息。

  • 与财政部协调,明确债务管理策略,降低市场对收益率上升的担忧。

六、结论

2025年的美国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6月的预算盈余为财政状况注入一丝乐观,但赤字高企、税收不公和贸易战风险仍构成挑战。关税政策的推进为收入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但需兑现减税承诺,同时警惕通胀和全球反制。美联储与政府的政策分歧加剧,市场对收益率上升的预期反映了不确定性。未来,结构性改革和政策协调将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

通过持续监控财政数据、关税效果和货币政策动态,美国有望在复杂环境中找到平衡,维护经济稳定与增长。

本文由币圈网发布,不代表币圈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rcns.cn/news/e4u2cqa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