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币圈新闻 > 新闻

孤山银行Erebor:稳定币版硅谷银行2.0?

当大家把钱从银行取出来去买稳定币时,银行通过“存款乘数”创造信贷的能力就减弱了。这本质上是政府长期财政赤字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历史上不缺练习题:大家可以复习下1970年代货币市场基金对银行业的冲击)。

五、流动性:容易发生鬼故事的地方

这才推演到基本的存款,还没到流动性鬼故事呢。

如果稳定币成了Erebor资产负债表上的主角,虽说锚定美元等资产,但目前的稳定币没有联邦存款保险作背书,也没有美联储贴现窗的链下流动性支持。

如果稳定币忽然脱钩下跌,而Erebor相当比例的资产恰恰是它的储备或相关权益,那还是会遭遇一场“链上挤兑”;而且储户都不用排队,只需狂点鼠标提现。这种时候没有FDIC接管,没有央行救助,Erebor能顶住吗?

再看贷款部分,这次倒是没有去买国债,但是要做加密货币抵押的贷款。但这道题也不难算:

已知:

  • 贷存比50%

  • 比特币质押率可能是60-70%

  • 比特币的日波动率经常超过10%,极端情况下可达20-30%

求:如何避免死亡螺旋?

好,现在把这两件事情合起来继续推演:如果资产负债表上右边是稳定币,左边是加密货币抵押贷款(负债端(稳定币)+ 资产端(加密贷款)),哇这个组合听起来就好刺激。

再做个压力测试:

  1. 某个宏观事件(懂王作妖)引发加密市场恐慌

  2. 比特币暴跌30%,Erebor的抵押贷款开始出现大量坏账

  3. 与此同时,市场开始质疑稳定币的稳定性,出现脱钩

  4. Erebor持有的稳定币储备价值下跌,同时贷款损失扩大

  5. 储户开始疯狂挤兑

  6. Erebor被迫在最糟糕的时间点抛售资产来满足提取需求

一句话总结:基本上是在SVB的久期错配基础上,又加了一层杠杆和一个链上挤兑加速器。

以上情境一旦启动,传统银行业的那些缓冲机制在这里都不存在:

  • 没有存款保险稳定储户情绪

  • 没有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 没有跨行拆借市场分散风险

  • 24/7的数字化交易让挤兑无法"暂停"

这确实有点像"监管版本的Terra”。

六、乐观一点

又没忍住老登附身。但有一说一,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已经成为客观存在。全球只剩三个国家完全禁止加密货币。无论我喜不喜欢,(美元)稳定币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会放飞式发展。

Erebor想打造的是一个符合web3逻辑、又满足监管要求的“混合型银行模型”——既享受传统银行那样有稳健储备,又能发挥链上世界所有便利和高效。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如何,Erebor代表了一种必然趋势:不管谁主动拥抱谁,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生态都会试图融合。

问题是:这种融合应该由谁来主导呢?

回到Erebor这个名字。在托尔金的故事里,史矛革最终被杀死了,孤山的财宝重新回到了矮人、精灵和人类手中。

本文由币圈网发布,不代表币圈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rcns.cn/news/m3a5r9o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