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币圈新闻 > 新闻

从“虚拟资产1.0”到“数字资产2.0”:香港引发了哪些深层变革?

笔者将结合虚拟资产与数字资产的发展,从多个维度为大家解读《政策宣言2.0》中的重要信息。

上图为《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香港发布数字资产宣言

首先,在讲解《政策宣言2.0》之前,加密沙律团队先帮大家回顾“宣言1.0”讲了些什么?

所谓的“宣言1.0”,全称是:《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以下简称:《政策宣言1.0》),《政策宣言1.0》于2022年发出,其阐明了香港特区政府为在香港发展具活力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系统而订定的政策立场和方针,其中包括:香港政府的愿景与方针、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框架、香港政府推出的绿色债券及数码港元等试验计划、香港政府对于虚拟资产未来的展望等等。而《政策宣言2.0》是在其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其中包括:目标延续、监管深化、重点拓展、场景扩大、术语转变、增加税收激励等内容,二者的区别见如下表格:

上表为《政策宣言1.0》与《政策宣言2.0》区分简述

近年来,数字资产的概念是越来越明晰了,而随着所有和数字概念有关的股票每一支都发生了暴涨,国民对于稳定币、虚拟资产的概念也不再是谈币色变的态度。随着《政策宣言2.0》的发布,可以明显感受到“数字资产”这个概念即将代替原有的“虚拟资产”概念,不仅越来越多的高层领导人、专业的投资机构、原生态的Crypto以及新进来的玩家都更喜欢用“数字资产”这个词,而且如上表所示,在《政策宣言2.0》中,也将“虚拟资产”转变为“数字资产”一词。这也意味着数字资产的发展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纪元。

上图为全球RWA市场体量与交易额(来源:RWA.xyz)

而《政策宣言2.0》的发布是在2022年10月份发布的《政策宣言1.0》的基础上提出的,相比于《政策宣言1.0》,《政策宣言2.0》的发布除了将 “虚拟资产”的概念转变为“数字资产”的概念,还将稳定币从 “工具型货币” 向 “基础设施货币” 升级,明确 2025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为储备资产管理等定下要求,使其更具法定属性,能被更广泛接受。

此外,该政策宣言将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视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不仅推动债券代币化常态化,还计划把更多收益性资产纳入代币化范围,这将打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边界。

LEAP框架四大核心支柱

在传统业务中,相当一部分的业务都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制,而在像RWA、数字资产等新兴业务中,就是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制约。而《政策宣言2.0》中提出的“Leap”框架正是弥补了这一点,其包含了四大核心支柱,分别是:优化法律与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以下将具体展开介绍。

(一)优化法律与监管(Legal and regulatory streamlining)

香港政府在其官网发布的公告提到:政府正构建统一及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监管框架,涵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商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商。其中,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将会就日后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商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商发牌机制担当主要监管机构。与此同时,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将牵头进行全面的法例检讨,以促进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

该检讨将全面检视代币化债券发行及交易的各个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结算、登记及记录要求等。在该核心要点中,主要提到了证监会、财库局以及金管局各自的职责,其为数字资产行业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上图为香港政府在其官网发布的有关《政策宣言2.0》发布公告

(二)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Expanding the suite of tokenised products)

有关这一点,香港政府提到:“政府会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并为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提供诱因(包括透过阐明适用于代币化交易所买卖基金的印花税安排),以提升流动性及普及性。在此基础上,政府乐见相关代币化交易所买卖基金日后通过持牌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或其他平台进行二级市场交易。政府亦会推动更广泛的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展示该技术在不同界别,包括贵金属(如黄金)、有色金属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板)等的多元应用。”

而“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就代表着从最底层的金融产品开始就全部完成上链;并且“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不仅包括RWA,也包括了其他金融工具的代币化。此外,《政策宣言2.0》所强调的“印花税减免”与“乐见其他平台进行二级交易”都能够促进数字资产的流动性与普及性,之前大多数人所诟病的数字资产无法在二级市场流通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三)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Advancing use cases and cross-sectoral collaboration)

在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香港政府提到: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将于八月一日实施,有助推进实质应用场景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亦致力加强监管机构、执法机构及技术提供者的合作,以发展数字资产基础设施。为表达支持及起带头作用,政府欢迎市场参与者就政府可如何试验及使用获发牌的稳定币提出建议。另外,数码港亦将推出区块链及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该计划支持初创企业及相关机构,涵盖培育、加速器、市场推广、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为具有未来应用潜力、标志性和具市场影响力的申请项目提供资金,进而推动香港数码科技发展,培育相关人才与企业,吸纳更多人才,促进产业升级,打造良好的数码科技生态圈。

那么有关该框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监管机构、执法机构同技术提供者的合作,即要求他们尽快学习相关领域的技术,进而能够对相关案件做到公平公正的处理;而市场参与者也可以和机构参与者进行交流,就“如何拿牌?”“如何进行测试?”的问题可以提出宝贵意见。

(四)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People and partnership development)

有关最后一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到:政府致力与业界及学术界合作推动人才发展,并将香港定位为数字资产知识分享,以及促进国际合作的超卓中心,包括联合研究计划和全球的监管协作。政府会通过培养新一代企业家、研究人员及技术专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人才库。

目前,大陆与新加坡的人才因为政策原因相继流失,而香港则抓住了这个口子,实行了“高才”、“优才”等一系列计划,为引进人才、成为人才高地作出不懈努力。

《政策宣言2.0》重点解读

(一)统一及全面的监管框架

目前,在该部分,我们能够发现的关键词包括:数字资产交易所、稳定币发行、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以及数字资产托管者,这四个主体是数字资产生态中的关键参与主体。

其中,数字资产交易所作为数字资产交易的核心平台,为用户提供数字资产的买卖、兑换及衍生品交易服务,其需要向证监会申请“第1类(证券交易)”和“第7类(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牌照,以确保合规经营。

而稳定币发行主要是指发行与实物资产锚定的稳定币,旨在降低数字资产价格风险,并且受到与2025年8月1日开始实行的《稳定币条例》的制约。

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是指为用户提供数字资产交易的辅助服务,并不直接运营交易所,其需要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

(二)代币化法律与监管检讨

此外,在该部分中,明确提出了香港需要制定代币化的法律并且强化监管的措施,要发挥金融科技和数字科技的潜力,因此,法律与监管的制度必不可少。当下应当监管与检视的重点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代币化债券发行、交易流程、结算、登记以及记录要求。

之前香港特区人民政府已经发行过两期68亿港币的代币化绿色债券,并且明确表示要将政府的代币化债券发行做到常规化,并且包含不同币值、不同币种以及不同的周期安排,进而迎合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此举正是迎合了该文件中所提到的“发挥金融科技与数字科技的潜力”。

(三)为现实世界资产以及金融资产代币化提供诱因

而第三个方面比较重要,其主要讲述了要为现实世界资产以及金融资产代币化提供诱因。一直以来金管局与证监会之间的配合非常密切,监管沙盒推进的速度并不快,距离朗新项目的推出已经快一年了,而推进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金管局必须负责推进数码港元的建设,而在《政策宣言2.0》中也提到了必须要促进银行间代币化存款的结算,换句话说,就是要鼓励推进数码港元的建设。

目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就已经把香港纳入了全球仓库网络范围内的许可交付地点。对于大宗商品的生态圈,如果在仓储计划中应用代币化以及实物资产追踪技术,那么代币化技术就可以成为全球仓库的识别标签,在供应链金融、大宗商品的交易以及国际的物流结算领域里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除了黄金、贵金属,其他的有色金属以及可再生能源也都在代币化的最前沿。

而在2025年8月1日起实施的《稳定币条例》,其重点就是关于储备资产的管理、稳定的机制、赎回的流程以及审慎的风险管理等制度。这与《政策宣言2.0》内提到的内容相契合。

(四)香港首批数字资产指数

此外,在《政策宣言2.0》文件中还谈及了港交所已经发布的香港首批数字资产指数,这会越来越多的成为亚洲地区可靠的比特币、以太币价格基准的数值,而最终的目标是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

(五)财政局和证监会提供咨询服务

文件同样指出,就目前而言,财政局和证监会还在就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和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提供一定的咨询,这也会使得数字资产的运作更为流畅。

结语

《政策宣言1.0》的核心目标是解决香港市场从 “无” 到 “有” 的基础性问题,因此其内容以搭建最基础的框架性规定为主。截至目前,随着各类执法机构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市场对于 “有” 的实现方式及具体形态已形成清晰认知。

然而,在市场发展的新阶段,仅满足于“有一个基础性框架” 已无法适应需求,追求生态繁荣成为核心方向。这要求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吸纳几乎所有参与者,不仅包括传统的资产持有者、投资者,也包括玩家、炒家等投机取巧的参与者。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开放更多明确的发展风口,《政策宣言2.0》对贵金属等品类的阐述更为清晰,便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此外,《政策宣言2.0》提及“发放牌照”、“监管框架”、“咨询服务”等相关内容,不仅公开征询意见,还明确表示后续将推进落实。通过规范数字资产从发行、流通到退出全链路关键流程,确保其安全可靠并实施牌照管理,能为参与者提供稳定的操作环境,这是《政策宣言2.0》的显著进步。同时,政府职员、议员等多方积极吸纳和补充公众意见,这一特点也体现在《政策宣言 2.0》及更多法规法条的精准性上。

如前文所述,依据“LEAP” 框架,需首先推进合规监管,然后推进拓展品类,再进行跨领域场景延伸,最后落实吸引人才等工作。这些构成了生态繁荣的基石,为相关主体参与数字资产行业提供了“人才”“资金”“明确目标” 等必要条件。

笔者认为,《政策宣言2.0》对该领域的管理方向精准。若其能妥善落地,香港数字资产生态圈将基本成型;若实践取得成功,加密金融市场与资金将实现高度融合。

本文由币圈网发布,不代表币圈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rcns.cn/news/nph9voq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