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币圈新闻 > 新闻

港股山寨季来袭 加密概念股能否撑起牛市脊梁?

满足条件后可通过券商 APP 或线下申请开通。别的不说,单单 50 万人民币的硬性资产要求就将一大批人挡在了港股市场门外。

淘金第二关:港股券商收紧开户标准

近期,随着加密港股山寨季的热潮,以及港股打新的吸引,港股券商为应对监管压力和市场风险管控,也收紧了开户标准。

据了解,富途、长桥等头部互联网券商集体叫停内地用户"存量证明开户",转而要求境外居住或工作证明,审核门槛大幅提升;部分在港银行亦同步收紧打新资格,审核环节明确拒绝内地投资者认购港股新股。

在具体的证明文件方面,要求相对复杂且设置了严格审核标准。

富途证券香港分支机构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目前可用作证明的文件包括:

  • 电子结单或通知书;

  • 信用卡账单;

  • 能源费单据(包括水、电、燃气费单据);

  • 电话费单据;

  • 保险单;

  • 税单或其他政府机构出具的单据;

  • 境外房屋租赁证明;

  • 境外房屋持有证明等。

账单或结单类证明文件发出日期需在三个月以内,同时需确保证明文件的个人姓名、地址信息、发出时间和发出机构清晰可见。除富途证券外,长桥证券、华盛证券等多家互联网券商也已跟进调整开户政策,全面取消存量证明开户通道。

另外一边,香港银行人士也对“在港银行 APP 热门个股申购限制”给出解释称,由于部分新股招股说明书的明确规定,银行已先行一步“收紧”管控,预计未来券商也可能跟进强化身份认证措施。

淘金第三关:股票交收费比例下调

除去开户限制与申购限制以外,对于港股投资者及机构而言,高频的投资操作过程中,股票交收费也是一道不低的门槛。

此前,港交所股票交收费标准为“最低 2 港元、最高 100 港元”,对于习惯了高频买入卖出的加密群体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交易磨损。

可喜的是,或许是高度活跃的交易市场为规则变动提供了潜在基础,港交所也向市场给出了自己的诚意之举——6 月 30 日,据官方消息,香港交易所自 30 日起实施新的股票交收费结构,彻底打破原有的最低 2 港元、最高 100 港元的限制。业内人士介绍称,“本次调整,与香港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买卖股票最小价格变动单位)的政策有关。新标准下,投资者小额交易的成本会大幅下降。”

具体来看,以前进行小额交易时,由于最低收费限额的存在,交易成本相对较高。例如,一笔 1000 港元的交易,最低收费是 2 港元,收费比例高达 0.2% 。调整后,收费比例为 0.0042% ,即 0.042 港元,成本大降。同时,取消最低和最高收费限额,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准确地计算交易成本,优化交易策略,有助于在进行大规模交易时更好地控制成本。

不过,新规之后,仍然是买卖双边收取,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两头通吃”。

“港股热”并非首次,去年 9 月、 10 月剧情再演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热潮在去年 9 月、 10 月受政策性红利带动下就已上演过一次。

据了解,去年 10 月初,老虎证券单周开户数量激增了 73.4% ,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了 10% ;香港最大的在线券商之一富途控股表示,单周开户咨询量比平时高出了 40% ,富途在线平台的股票交易量比前一周增长了 95% ,投资者数量增加了 60% 。

不同的是,这次的港股热潮中的“加密成分”占比提高了不少,而这与港府方面的积极动作关系不小。

6 月 29 日,港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网志称,金融科技在跨境贸易应用的潜力巨大,目标是解决跨境支付速度慢、成本高等长期存在的痛点,在支付领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此前发布的《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 》,四个支柱之一便是“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当中提到稳定币是在传统金融系统以外提供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有潜力为支付及资本市场活动带来变革,包括跨境支付。稳定币的法例将在今年 8 月 1 日生效,特区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将致力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配以必要的监管措施,推动发行人把稳定币应用推广至不同场景,助力解决企业经商及市民生活中的实质痛点。

未来,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联通内地市场与外部经济的金融窗口,香港及港股市场还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至于这波热潮能否持续下去,或许还有赖于更多的政策性利好与“加密港股”的涌现。

本文由币圈网发布,不代表币圈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rcns.cn/news/nvm5nqq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