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怎么计算?
资本公积金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捐赠、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形成的公积金。 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企业,所有权归投资者所有,且投入金额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一、资本公积的含义
公积是指中小企业接受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本质上,资本公积仍然属于投入资本范畴,是投资者共同享有的资本,并不是由经营成果转化而来。 不同来源的资本公积均为企业所有者共有,企业资本公积可以按规定增资企业资本金,但不得用于弥补损失。
资本溢价是指投资者支付企业出资额大于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资产额。
二、资本公积的计算
中小企业应当设置“资本公积”科目,计算中小企业接受投资者出资超过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了中小企业的资本公积总额。
中小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产,确定实际收到的金额或非现金资产的价值,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科目,按投资者应享受注册资本份额的金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中小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可以通过资本公积增收实收资本,扩大企业注册规模。 利用资本公积增资时,应当按照实际增资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照抵销资本公积的数额借记“资本公积”科目。 资本的增加必须与股东原有的持股比例一致。
中小企业按有关规定减少注册资本,借记“实收资本”科目、“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本文由币圈网发布,不代表币圈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rcns.cn/wenda/8591.html